題:
物理學中常見的錯誤信念
crskhr
2010-11-18 03:59:59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好吧,在數學中有些東西看似正確,但事實並非如此。天真的學生常常被這些結果所愚弄。

讓我考慮一個非常簡單的示例。孩提時學習此公式$$(a + b)^ {2} = a ^ {2} + 2 \ cdot a \ cdot b + b ^ {2} $$矩陣。給定任意兩個$ n x乘以n $的平方矩陣,人們相信這個結果是正確的:$$(A + B)^ {2} = A ^ {2} + 2 \ cdot A \ cdot B + B ^ {2} $$但最終這是錯誤的,因為矩陣不一定是可交換的。

我想知道物理系學生是否也發生過此類情況。我的動力來自下面的MO線程,您中的許多人可能會對此進行研究:

社區維基?
@MArek:我沒有找到選項。如果有人能做到,他們將受到歡迎
@Chandru: AFAIK StackExchange最近更改了有關此問題的規則,以便只有主持人才能製作問題社區Wiki(其理由是在StackOverflow上濫用了CW選項)。
儘管我認為這個問題很有趣,但我認為矩陣示例不是“常見的錯誤信念”,而是“常見的愚蠢錯誤”。
@Piotr:絕對正確。但是我看到許多*高中*學生都在這樣做。
我認為MO更適合此類問題,因為它有一種“沒有正確理解定義的所有後果”的感覺。但是對於物理學,它具有*無法接受當前的物理理論和/或放棄先前的理論*的不同品味。
-1
接受一個軟問題的單一答案似乎有點奇怪。
49 答案:
nibot
2010-11-20 12:37:01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令人驚訝的是,維基百科上有一篇標題為“ 常見誤解列表”的文章。有一個專門介紹物理的(簡短)部分,其中提到:

  • 科里奧利效應在浴缸和水池排水口中的作用
  • 角動量在自行車穩定性中的作用
  • “等時”謬誤解釋了機翼所產生的升力
  • 玻璃實際上並不是高粘度流體
  • 空氣的構成
  • “閃電永不擊中兩次”

天文學部分也有一些優點:

  • 當恆星坍塌成黑洞時,其引力實際上並沒有增加。
  • 隕石降落時實際上並不熱;通常他們很冷。 (我要補充:流星的加熱更多是由於它們前面的空氣被壓縮,而不是像通常認為的那樣“與空氣摩擦”。)

我想添加:

  • “一旦有物體進入軌道,它便不會受到地球重力的影響。”即使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也會對此感到迷惑。互聯網上充斥著人們建議我們只是將國際空間站“推入”月球軌道。在更基本的誤解層面上,人們認為宇航員“失重”是因為他們遠離地球。

  • ”相對於月球/太陽而言,地球的另一側是因為地球“保護”了海洋不受引力的影響。“

尤其是等時謬誤。當您告訴他們這不是事實時,沒人會相信您。
那是一篇很棒的維基百科文章!
關於漲潮的文章將成為一張很棒的《假科學》海報。
只是為了澄清這6個物理例子是不真實的(人們相信)-2個天文學例子是不真實的(但人們不相信)
“玻璃是一種緩慢的流體”是不公平的-這是由一個古老的爭論引起的,直到最近才知道非晶玻璃的過渡實際上是尖銳的,還是圓滑的非相位過渡。有理由相信,最近它並不鋒利,因此液態和固態玻璃不會因熔化轉變而分離。
引用“流動玻璃”的主要證據是,舊窗戶的底部往往較厚。但這只是製造技術的產物。
我記得在大學里和幾個人(包括我的導師)吵架時,科里奧利力在普通浴缸中並不重要,但無濟於事
被描述為“空氣成分”的是哪一種?
它已從Wikipedia文章中刪除。過去常說“空氣主要是氮氣,而不是氧氣”。
Raskolnikov
2010-11-18 04:44:03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我經常遇到的一個錯誤,而且很容易犯:人們以某種內心的信念認為,重物比輕物掉落的速度更快。撇開空氣阻力的問題,這顯然是錯誤的,但這似乎是違反直覺的,我認為這在某種程度上與我們對質量慣性的直觀理解有關。因為更高的質量意味著更高的慣性。人們直覺地理解這一點,因為推胖子要比瘦子強得多。但是他們看不到重力是與質量成比例的力,因此更大的慣性與更大的重力並存。結果,輕型和重型物體的重力加速度相同。

我什至注意到專業物理學家在口語對話中犯了一個錯誤。

編輯:今天我剛剛找到了這篇文章,重新闡明了為什麼物理學或科學界的誤解如此普遍且難以消除。

就像我提到的誤解一樣,伽利略可能正在轉過墳墓,以聽說在21世紀仍然有人相信這一點! (可悲的是,這是事實。)
+1表示“保留空氣阻力” ...當人們指出事物以相同的速度下降時,它總是讓我感到煩惱,而忽略了假設空氣阻力可以忽略不計的情況。我認為沒有進行澄清會導致更多的混亂,因為所有人要做的就是將一塊石頭扔在一根羽毛旁邊,以(錯誤地)得出伽利略是錯誤的結論。
如果您假設接地固定,那麼您是正確的。但是,如果讓地球運動,那麼當您拋下一個更大的質量時,地球的運動要比當您拋下一個較小的質量時更快。從這個意義上講,更大的質量下降得更快。當然,這與等價原理無關。
好吧,魔鬼總是存在於細節中。
值得一提的是,當我們談論“輕重物體的重力加速度相同”時,質量差異最終會在物體撞擊地面的“力”中顯示出來! (不是那麼違反直覺!):)
@Tim:是的,這就是為什麼我真的更喜歡使用“便士和保齡球”之類的東西而不是標準的“羽毛和保齡球”之類的原因
似乎重要的是在這裡提及伽利略著名的gedanken實驗。如果您遵循這樣的思路,那就是重物掉落的速度更快,然後將重物掉落一分為二,分別是一個大物體和一個大物體,這兩個物體的下落速度都應該比原始物體慢。上部將向上拉動下部,想要走得更慢,因此存在矛盾。
我仍然喜歡認為大型燃燒卡車比羽毛墜落速度快1美元+ 10 ^ {-100} $倍。 [忽略空氣阻力等]
浮力也很複雜-在相同質量的情況下,一個重物會重一些,因此即使空氣沒有摩擦,墜落的速度也會更快。
@Pavel您正在忽略潮汐的影響。將某物一分為二並不會真正改變任何東西,因為相距很近的兩個半部承受的潮汐力不同於兩個相距較遠的物體之間的潮汐力。
讓我想起了[Rosencrantz和Guildenstern已死](http://www.youtube.com/watch?v=TLKbS4xCmRc&t=1m19s)
稱我為白痴,但我仍然完全同意這個問題上所謂的“錯誤信念”。哈哈哈哈
MatrixFrog
2010-12-03 14:57:08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夏天是地球離太陽最近的地方,而冬天是離地球最遠的地方。”

的確,地球的軌道略呈橢圓形,但這種影響遠四季,很小。一方面,這並不能解釋為什麼太陽在不同的季節在不同的時間升起和落下,如果這是真的,那麼整個星球將同時處於夏季。

實際上,這些季節是是由於地球相對於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傾斜所致。

+1雖然我在10歲時就知道了
季節,即夏季與冬季,也取決於您的半球。在地球上大多數人居住的北半球,夏天是離太陽最遠的地方,冬天是離太陽最近的地方。
Sklivvz
2010-11-20 03:20:52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我想說的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動能隨速度的二次縮放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個謎。

人們不知道怎麼走兩倍的速度,一場交通事故實際上是精力充沛的四倍,因此,魯re的駕駛員和致命的事故數量很高。

從兩米處跳下,您將以兩倍的動能(而不是四倍)擊倒地面。
._。我一定在睡覺...節約能量......。已更正。
我記得我在高中時駕駛的那本書。我喜歡物理學與超速的危險有關。
這是物理學中最有力的概念之一,它為我們周圍的世界帶來了完全不同的視角。 $ v ^ 2 $項只是多面現實的一個方面,也可以通過$ W = F x $或$ P = v F $來證明。我開始考慮與斷車有關的問題,並且我意識到了為什麼在較低速度下創建更多重力時似乎“更輕鬆”的原因。因為機械上是!
一開始得知動能是一個與量規有關的量,這也有些令人驚訝。
在這裡討論:http://physics.stackexchange.com/q/535/2451
user68
2010-12-03 18:34:43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古典力學很無聊,而且大多已解決

...尤其是在流體動力學情況下(-;

我從未見過一個會這麼想的人。如果您對力學一無所知,那麼您顯然就不會覺得無聊。而且,如果您確實知道這一點,那麼只需雙擺或三體問題就可以使您相信這遠非簡單。我不會將流體動力學稱為經典力學。儘管它是經典的,但它當然不是力學,而是領域理論。這就是很難的主要原因。
我會說大多數物理學專業的本科生都這麼認為。這與“任何可以分析解決的,已經存在的”密切相關
Ron Maimon
2011-08-15 11:28:26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我將給出一些虛假的信念:這些是普羅大眾持有的信念,恰巧是真實的,許多物理學家都對它們進行了超級矯正,並根據出現聰明的渴望進行了偽造矯正:

電子沿著電線緩慢移動

  • 信念:電子使閃電沿著電線快速移動。

  • 超校正:在完全過時的Drude模型中,電子緩慢移動。在此模型中,您可以想像電流是由經典的電子氣體承載的,然後將總電流除以所有電子電荷的密度即可得到漂移速度。由於只有費米表面附近的電子才有助於電導率,因此可以預測到幾厘米/秒的完全虛假的漂移速度,這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但是,您會看到這種超校正不斷地重複(它也出現在這裡)。

  • 最佳答案:電子波函數散佈在金屬中。電子速度的正確概念是費米速度,由於波長約為1個原子半徑,因此費米速度通常很大。雖然它與沿著電線的電流速度(電場擾動的速度,是光速的很大一部分)不同,但它卻非常高。可以散射電子的雜質會改變該速度,但不會像天真的超校正所說的那樣大。

原子主要是空的空間

  • 信念:原子充滿了物質,這就是為什麼當您推擠原子時物質很難。

  • 超校正:在完全過時的Rutherford-Bohr模型中,原子大部分是空的空間,微小的點狀電子圍繞一個包含大部分質量的核運行。

  • 最佳答案:但這是電子的波函數,它告訴您某物是否為空空間。充滿電子波函數的區域很難觸摸,因為根據排斥原理,如果不將兩個電子的波函數壓縮為具有很大的空間變化,就無法將它們壓縮到同一空間中。原子充滿電子波函數,因此不是空的空間,至少沒有任何合理的定義。

關於量子力學中的測量沒有什麼神秘的東西

  • 信念:標準量子力學中的測量問題表明意識與測量有某種聯繫

  • 超校正:去相干可以解釋所有這些!就啟蒙值而言,量子力學與確定論沒有什麼不同。 ,如果量子力學精確的話,這也是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並不能告訴您為什麼您“感知”一個始終如一的歷史。您需要在物理和感知之間建立字典。由於這本詞典是基礎的,怪異的和哲學的,因此重要的是要說明這不是物理學的輸出,而是將數學理論與顯式意義數據聯繫起來的輸入。

沒有離心力

  • 的信念:事物在旋轉時會被離心力推出。
  • 超校正:沒有離心力。有向心力(向心力是代替離心力的組合詞)將您吸引住。
  • 最佳答案:從慣性框架的角度來看顯然是正確的,沒有離心力,但是如果從旋轉物體的角度來看,則存在離心力。一切都取決於您選擇的參考系。

大爆炸一次發生在各處

  • 信念:大爆炸意味著宇宙始於
  • 超校正:大爆炸同時發生在每個地方,並且認為它是在擴展的時空模型中的某個點發生的,這是錯誤的。如果宇宙是開放的,那麼大爆炸的範圍是無限的。
  • 最佳答案:有三個重要警告:1.在FRW模型中,爆炸點是奇點,因此其外部空間和時間,並且無法確定它是“真正”的單個點還是一次“真正”的點,因此這只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問題。 2.在 Newtonian “大爆炸”模型中,您想像宇宙現在充滿了粒子,這些粒子的速度與您的距離成線性比例,與您的距離成線性比例,所有的一切都來自一個點!所有牛頓世界線都收斂於您當前的位置。即使宇宙在空間上是同質的,這也是正確的(之所以不自相矛盾,是因為伽利略升壓與平移無關緊要地混合在一起)。 3.在我看來,最好的圖片是全息圖片,您的周圍是過去較小的地平線。這種觀點類似於牛頓大爆炸,因為一切都來自一個以dS宇宙學視野為邊界的小區域。從數學上講,這與其他所有操作都等效,只是將無法觀察到的東西扔掉了。

我想承認,當一個外行人告訴我,牛頓大爆炸中的一切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時,我有點發瘋。那完全是違反直覺的。

羅恩,你應該在教書。
答案很不錯,但可以考慮一下關於量子退相干的“最佳答案”-可能會更清楚。
如果通貨膨脹在不同時間在不同點結束,這是否為我們的宇宙斑片提供了中心?
@James:否,因為遠離中心的不同點是過去的,並且如果移動到這些點,則將時光倒流,並且此時的地平線在此時空/遠空點附近仍以該點為中心。這是比補丁說明中出現的空間更對稱的空間,這就是相對論者不喜歡補丁的原因,但是它們對於理解量子理論是必不可少的。
@Ron謝謝,儘管我不確定我是否真的明白。您知道更詳細的參考資料嗎?
我一直相信咖啡杯裡發生了大爆炸。非常感謝您將我帶走。我原本希望通過賣那杯來賺一百萬美元。
xkcd在糾正離心力問題方面做得很好:http://xkcd.com/123/
-1
Marek
2010-11-18 05:13:53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量子力學太奇怪了,因此不可能正確描述現實世界。是嗎?我認為對此無需贅言。

或者可能是第二個想法,一些更具體的信念及其解決方案是有序的:

  1. 物理世界必須是確定性的(不是)。
  2. 您可能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必須通過測量獲得準確的答案(我們只觀察我們能做到的,而不是我們想要的)
  3. 波函數的崩潰與有限的光速(沒有信息正在傳輸)矛盾。
  4. ol>
確實。 (我必須添加更多字符。)
真正。儘管如果這仍然令您感到不安,那麼您的關係很好(與愛因斯坦和玻爾在一起)?
@Noldorin: Bohr?真?沒有比玻爾(我認為可以正確地稱呼它的父親)更嚴格的量子力學擁護者。愛因斯坦則是另一回事。他無法放開他的信念,即物理學必須“完整”並回答我們想知道的“一切”。但是,這仍然導致了不錯的結果,如EPR悖論。因此,儘管他的偏見並沒有讓他接受它,但他的好奇心卻變成了有趣的物理學:-)
-1
@Noldorin:為什麼會自大?只需考慮愛因斯坦本人就稱宇宙常數的存在是他最大的錯誤,那麼他本人就承認自己對靜止的宇宙過於偏見,不願承認其膨脹(但由於哈勃的實驗證據,他最終放手了)。甚至物理學家(尤其是年長的物理學家)也可能有偏見。我並不是毫不con視地說這句話,愛因斯坦是人類最好的人之一。只是每個人都有一些偏見或其他。儘管在這種情況下,這很具有諷刺意味,因為他幫助創建了QM :-)
重要的例子。每個新的理論(甚至是牛頓動力學的第一定律)都是違反直覺的,奇怪的等等。奇怪的是,為什麼發明了質量管理的一個世紀後人們仍然對此持這樣的態度。順便說一句:在尚卡爾的教科書中,我喜歡引用:“對於每位古典物理學家或哲學家來說,粒子可以同時存在於多個地方的概念是不清楚的,模糊的,或者最糟糕的是,意義深遠的。” (從內存中,如果有錯誤,抱歉。)
@Piotr:我認為這是由於我們沒有日常使用質量管理經驗的結果。因此,就這一點而言,QM實際上只是潛伏在我們宇宙微觀角落中的一頭奇怪的野獸。 ...有趣的報價。
@Marek:我認為,這不僅與缺乏經驗有關,而且還與以錯誤的方式教授質量管理(您經常聽到“沒人知道電場是否真的存在,或者只是我們用來描述電子運動方式的工具”?或“如果有人說s(他)了解經典概率,則s(他)一定在撒謊!”)
@Piotr:我確實同意教學本身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我真的不想在這裡談論它。一方面,它是題外話。另一方面,我冒著風險要大聲疾呼,寫出學校制度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製度,試圖破壞孩子們的任何創造力,並灌輸強烈的仇恨和恐懼感,甚至害怕任何與科學或數學極為相似的事物。瞧,這已經是咆哮了。所以我在這裡停止。
薛定Sch晚年是反對哥本哈根演說的倡導者。請注意,愛因斯坦和薛定er並不是在整體上反對量子力學,他們是在反對其無意義的解釋,並為使該理論更加完整而爭論不休。我認為這是對的。但是愛因斯坦和薛定er都準備接受這種理論不是確定性的(即使在早期階段,愛因斯坦說“上帝不玩骰子”,他的主要牛肉也不是不確定性的)。
@Marek:是的,具有諷刺意味,因為他是非常早期的量子力學中的偉大人物之一。不過,我認為即使在這一天,我們也不能說他錯了!沒有什麼可以阻止其他更基本的理論取代量子力學並證明愛因斯坦正確的了。無論如何,很公平,我只是建議您保持開放的態度。 :)(我認識太多有心的物理學家。)
Sklivvz
2010-11-20 03:28:18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一些太空和科幻衍生的誤解:

  • 軌道衛星需要推進力,而且軌道與自由落體不同。
  • 您實際上可以看到自由空間中的激光束!幾年前,在鑰匙扣激光器普及之前,我已經在實驗物理課上看到了這一點。
還有一種誤解,認為假裝靜止的照相機以其實際速度的1/1000的速度行進時,軌道衛星和其他太空船發出的聲音很酷。
是的,但是有人真的*相信*嗎? :-)
在自由空間中看到激光束?不是所有的光子都應該在自由空間中直行,而不是其中的一些光子改變了在我眼中著陸的路徑嗎?
@KimKim我沒有正確表達自己的看法:我見過人們相信這一點。
我喜歡電影中的那一個,其中安全部門需要獲取特定區域的衛星圖像,控制中心的人按下一些按鈕,衛星立即向側面“搖動”到正確的位置。
衛星配備推進器來操縱和增強其軌道,我是否錯了?
occam98
2010-12-15 07:25:02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如果物體正在移動,則必須有一個力朝該方向推動。學生們通常認為力導致物體具有速度,而不是力導致物體 change 速度。

與此相關的是,當加速度和速度矢量指向相反的方向時,確實會使許多入門級物理學生感到困惑。當我教大一物理時,我的標準測驗之一是將一個球在空中向上或向下拋擲,然後分發位置與時間的關係圖,並要求他們在幾個關鍵點上繪製加速度和速度矢量。 (忽略空氣阻力)。總是得到有趣的答案。
伴隨著這樣的是:風是由樹木在周圍揮舞著葉子所產生的:)
Thomas O
2010-12-01 21:37:20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有些人聽說過:

  • 較重的物體掉落得更快(這是完全錯誤的。)但是,由於典型的地球環境中越來越大的物體掉落的速率不同空氣阻力,但實際質量沒有影響。

  • 兩輛以60 mph的速度碰撞的汽車與一輛以120 mph的速度撞牆的汽車相同。我認為MythBusters在此方面做了一些事情。球幾乎可以瞬時將能量傳遞給最後一個。

  • 熱力學定律已經被一個裝有磁鐵的傢伙打破了。好吧,不,它們似乎仍然完好無損,很多現代科學都依賴它們!

  • 在昂貴的高速示波器上,示波器走線的運行速度比光速快模擬示波器(約1-2GHz)。這不是很正確:儘管光束掃過CRT的表面可能比 c 快(由於CRT頸部的移動相對較小),跟踪不能比 c 更快地傳達信息。

  • 更多與化學有關,但是水可以具有“記憶”和順勢胡說八道的事實,這一切都與化學有關。 H ^ H順勢療法突然爆發。

區分電子的速度很重要,但是電子緩慢傳播只是故事的一半。電子的漂移速度很慢,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的熱速度很高。
您可以說@Mark Eichenlaub:他們移動得很快,但它們卻沒有快速移動。這可能是與語言有關的事情,但出行意味著整體流離失所。
等等,那輛撞車怎麼了?在所有參照系中都應該不一樣嗎?在“彈性”碰撞的情況下當然是相同的。
-1
嗯,因為能量被用來使兩輛汽車變形。因此,這就像一輛時速為120 mph的汽車緊貼另一輛汽車而不是牆壁。會嗎動能的速度是平方的,但是當您切換參考係時,會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
@Greg:可能是您感興趣的[崩潰分析](http://scienceblogs.com/dotphysics/2010/05/mythbusters_energy_explanation.php)。另請參閱[此問題](http://physics.stackexchange.com/q/1368)。
您說物體的質量對空氣中的下落速度沒有影響-嗯,這也是很明顯的錯誤。
點3和5是錯誤的。電子在金屬中的移動速度很快(儘管不如電場快),並且示波器的跟踪點完全有可能比光移動得快。
Sudip Paul
2011-01-14 12:41:22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關於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誤解是眾所周知的。上面的許多帖子都詳細討論了它們。因此,我將列出一些來自一般(例如高中)物理學的誤解,而不是這樣做:

  1. 當物體擱置在表面上時,作用在其上的向上接觸力就是對這顯然是錯誤的,因為作用和反應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
  2. 對非慣性(偽)力有很多誤解。我的物理老師曾經說過,非慣性力只有在身體與加速框架發生接觸時才會出現。
  3. 沒有什麼運動比光運動快。當然,這是錯誤的,除非您添加短語“ in vacuum”。當某些帶電粒子在介質中移動的速度大於該介質中的光速時,就會發生切倫科夫輻射
  4. 摩擦總是必須沿整體運動的相反方向起作用。實際上,摩擦為滾動提供了必要的力,沒有它,任何車輛都無法行駛。正確的公式是摩擦力與接觸點的瞬時運動相反。
  5. 光總是沿直線傳播。即使沒有重力彎曲,如果我們簡單地使用折射率可變的介質索引光將遵循一條曲線。
  6. 牛頓第二定律提供了力的定義。不幸的是,即使在專業物理學專業的學生中,這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誤解。這剝奪了牛頓第二定律的任何物理內容,並迫使它成為重言式。當然,該法則的實際內容是力是由其他一些法則(例如重力法或em法則)施加的,它等於ma。有關說服力的討論,請參閱費曼物理學講座的第一卷。 (對不起,我忘記了章節號或頁碼)。
  7. 牛頓第一定律可從第二定律推導。證明如下:F = ma。如果F = 0,則a = 0,因為$ m〜{} \ neq 0 $ QED。問題在於沒有第一定律,就沒有慣性系的概念,定律變得毫無意義。
  8. 在狹義相對論中,真空(c)中光速恆定的假設對所有觀察者來說都是多餘的,因為它可以從相對性原理中得出。當然,c可以變化而不會與相對性原理相抵觸。實際上,在牛頓力學中,c依賴於觀察者,它遵守相對論原理。 c假設的不變性給出了Lorentz變換,而在牛頓力學中,我們得到了Gallilean變換。如果您仍然不相信,那麼可以在沒有第二個假設的情況下研究一下狹義相對論。 Google 相對狹義相對論
  9. ol>
關於第7點:據我所知,慣性系的定義也包含在第二定律中。因此,第一個定律實際上是第二個定律的特例。
關於#7:這種對第一定律的重新定義是慣性系的定義,在今天非常流行,但是完全沒有歷史基礎。實際上,在牛頓力學中沒有慣性系的邏輯上可行的定義。
激光筆在較遠的牆上的點可以移動得更快。關於點3,沒有什麼比真空中的光移動得快,這是不正確的。物質中的光波相位,構成路徑積分的虛擬粒子軌跡,大型體育場中的預先計劃的人群“波”以及其他非物質性事物。它是物質的對象,信息受光速的限制。
而且,我認為沒有人相信5、6和7最多是可爭論的,而8僅由相信麥克斯韋方程組的人陳述,因此相對性原理加上麥克斯韋方程組的有效性暗示了光。
Omega Centauri
2010-12-03 00:01:55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如果您設法以某種方式打破物理定律,那麼宇宙將消失!

我喜歡這個。我想我將添加與此相關的內容。
幸運的是,如果您這樣做,它將被備份副本代替
我們怎麼知道它不會消失?
Noldorin
2010-11-18 04:33:39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從歷史上講,人們一直相信絕對速度的概念,直到17世紀初 Galileo Galilei為止。作為一個天真的孩子,在學習基礎物理學之前,即使是現在,也令人難以置信地相信這一點!伽利略(Galileo)表明速度是相對於您的參考系的,這是被稱為的原理。後來由 Isaac Newton對其進行了完全量化,他還提出加速度相對於慣性係是不變的。

恩,牛頓不是堅信以太的絕對參照係嗎?難道科學家們沒有廣泛相信麥克斯韋方程組需要醚,直到出現相對論嗎?
絕對參照係並不排除伽利略相對論,一點也不!
Mark Eichenlaub
2010-11-20 02:57:22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作為老師,我經常會這樣交談:

”“因此我們得出結論,當我以2m / s的速度扔筆時,筆高將達到20cm。筆高將達到多高如果我以4m / s的速度拋擲它呢?“

” 40厘米。“

”好吧,讓我們通過以下公式再次進行檢查...“

[我們發現答案是80厘米]

”“因此,當我把它扔得快兩倍時,它的高度就變成四倍,因為到達它的時間是它的兩倍。頂部,但速度也快一倍。“

”好。“

”現在,如果我把它的速度提高三倍怎麼辦?它將提高多少倍? ?”

“六個”。

這不是對動能的誤解,就像缺乏對標度的理解一樣。當學生錯過這個概念時,幾乎所有物理學都很難討論。

在示例中,從給定的信息來看,這聽起來像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就是根本不了解該項是平方的,而不是成比例的。
@Mark不,不是。他們“知道”該術語是平方的。他們可以立即背誦公式KE = 1 / 2mv ^ 2。但是他們並沒有真正理解這意味著什麼。他們認為,如果我們以兩倍的速度扔東西,回答問題的唯一方法是在公式中插入一些數字。查看公式中的指數並從中獲得物理洞察力的想法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這對您來說很自然,因為您對基礎物理學和數學非常了解,但是對學生而言,這是一個奇怪而又不尋常的技巧。很容易忘記您很久以前才知道的知識。
好的,現在我們可以解決問題的根源了。因此,這樣的學生需要幫助來理解乘以常數和平方的區別! (我想說的是什麼,但我們可以整天向任何一方爭辯。)我想您將不得不(和每個學生)一起完成整個過程,並發現並糾正所有問題。
對,就是這樣。建立關於數學的直覺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是有趣的是,觀察學生在一年中的學習情況。
問題不在於他們沒有提取*物理*;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提取“數學”。他們已經在腦子裡撞了很多年的線性,卻幾乎不在乎它。儘管他們可以計算其他函數,但他們從未對此產生直覺。因此,他們下意識地期望所有事物都線性地起作用-並且因為它們沒有從動能公式中“提取”數學,因此他們不認為自己可能想要計算任何東西的平方。
Marek
2010-12-03 15:48:37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您需要更多的東西才能得到更多的東西

這是關於微觀定律的新興宏觀特性。有些人無法理解統計數據的功能足以使看似隨機的分子堆突然顯示出諸如為固體為磁性之類的宏觀特性,他們認為神的手是

與該原理矛盾的最好例證是活生物體。它們僅由很少的物理定律和大量的分子組成。我需要的只是統計學和自然選擇。


我會同意,儘管令人驚奇的是,只要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我們的所有自然就可以自發地出現。 em>

統計學和自然選擇絕對不會產生生物。該理論尚未達到定量的水平。您將如何甚至估計一下進化的時間量級?達爾文只能從現象學上做到這一點,因為馴化會改變動物性狀的已知速率。如果您嘗試使用現代遺傳學來天真地估計變化的速度,那麼您得到的估計就不可能太長,正如Pauli幾年前註意到的那樣。在這種情況下,流行的觀點指出我們不能從數量上理解進化。
@Ron:我並不是說這很明顯,只是說它是可能的(即,您不需要上帝創造生命)。這當然是我們唯一的科學解釋,因此需要做的是“僅”更好地量化相關過程。
我說的是,儘管達爾文的初衷幾乎是準確的,但您不能像現代綜合進化那樣以簡單的機械方式描述複雜的進化系統。在這種情況下,將復雜的系統效果與智能設計很難區分開,因為這種大型計算系統具有智能意義,能夠在系統級別上產生連貫的邏輯突變和智能選擇。與現代綜合相比,這更接近Behe。
Pete
2010-12-03 22:20:47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最常見的誤解是關於重力的:

(1)重力在航天飛​​機軌道距離處關閉,因為宇航員沒有重量

(2)重力是由旋轉的地球產生的。如果地球停止旋轉,重力將關閉。

重力是由地球的質量和物體的質量產生的;兩者互相作用。旋轉的地球會產生一些較小的影響(例如科里奧利效應),但是如果地球停止旋轉,重力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對於卡車和卡車之間的撞擊力還有另一個很大的誤解。碰撞中的小型汽車:

(3)卡車對汽車施加的衝擊力要大於卡車上的汽車

傷害肯定是不平等的,力量是不平等的。

(3)如果以通俗的方式理解“力量”,那並不是真正的誤解(正常人在身體上並不真正使用“力量”和“工作”之類的詞)。特別是卡車將有更多的動力,因此情況肯定是不對稱的。但除此之外,我喜歡這些。 +1
Cristi Stoica
2010-12-05 01:18:37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我不時聽到人們對物理學有很高的認識和技能(不同於那些認為重物比輕物墜落的人更快)的人提出以下主張:

...量子力學表明某些物理量只能採用可數的一組離散值。因此,當前許多有關物理學和宇宙學基礎問題的方法都提倡使用新穎的自然離散或“數字”圖片。

FQXi上的“是數字還是模擬現實”論文競賽

某些量子可觀察物的離散光譜並不暗示/建議自然(尤其是時空)從根本上說是離散的。作用於希爾伯特空間[這是一個拓撲(矢量)空間,因此是連續的)的連續算子的頻譜通常具有離散部分。這與時空是離散的無關。如果最終會發現它是離散的,則將是由於其他原因。

確切的說法是,量子力學意味著狀態空間,位置動量相空間的基本離散性,以普朗克常數h的倍數表示。實證主義的論點暗示相空間中的粗粒度也暗示了在普朗克長度上的物理空間的粗粒度,這是量子引力理論所證實的。因此,這並不是一個神話。神話只是離散化的正確方法是用有限的晶格代替時空。
Henry
2010-12-06 03:45:13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如果您騎自行車,並且將前輪向左旋轉,則自行車將轉向左側。

HTTP://恩.Wikipedia.org/wiki/counter steering
Pavel Radzivilovsky
2010-12-01 03:40:49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由於燃煤電廠的熱力學損失,燃燒煤炭比供熱更有效”

這是錯誤的,即使將電力轉換為熱會更糟。用給定數量的熱源進行加熱的正確方法是:

  • 在高溫下燃燒
  • 在T high之間的熱機下工作 sub>和環境
  • 利用這項工作為空調提供動力,將熱量從T 環境 sub>帶入T 房間 sub>。

這使效率大於1(帶入室內的熱量比燃燒產生的熱量更多),並且對周圍環境進行了淨冷卻。

HTTP://physics.stack Exchange.com/questions/1493/how-efficient-is-按-electric-heater
有關問題的解答,但並未真正討論此主題。
但這在實踐中是正確的-將煤炭轉化為電能並運行熱泵實際上比直接燃燒煤炭效率低。我認為您不能將實踐經驗法則稱為謬論。
Marek
2010-12-03 15:41:40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為什麼他們每隔幾年要修改此法則就必須學習?

這與某些(實際上很多)人有關相信物理學的進步是以革命的形式完成的,(尤其是)有一天,我們可能會找到與我們迄今所知道的一切相矛盾的定律。

如果仔細研究物理學史,很明顯進步總是進化的。即使某些想法需要人們思考方式的革命(如SR和QM),也總是證明這只是對我們先前想法的概括(因此SR和QM都有很好的經典限制,

除非無用的哲學觀點(例如我們可能生活在Matrix中,或者我們不確定明天是否會升起太陽),可以肯定我們的宇宙是一個可以理解的地方而且我們的理論越來越接近於現實。因此,即使從現在起一百萬年,總是對學習牛頓力學將很有用。

student
2010-12-01 04:17:44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我認為一個常見的錯誤信念是光磨旋轉是因為光子在發亮的一面(被反射的位置)比在黑面(被吸收的面)沉積更多的動量。 / p>

我發現令人驚訝的是,儘管有一個輕型磨坊朝著相反的方向旋轉,而不是那個解釋所預測的那樣,但許多人還是這麼認為的。

這取決於您的真空度。當真空度不夠高時,黑面要比發亮面受熱更多,並且由於空氣的對流和某些邊緣效應,從黑面到發亮面會有運動。當真空度足夠高時,輻射壓力便成為磨粉機的動力。因此,這取決於光磨機。
有人應該發明一種輕磨機,在其中可以改變內部壓力足以觀察到它以任何一種方式工作。向學生和非科學家展示這一點,並請他們解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Ron Maimon
2011-08-15 12:23:24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這是錯誤信念的另一個清單。這些由科學普及者持有。他們是真的相信這些信念,還是只是為了吸引更多觀眾而說出這些信念,這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

大型物體附近的彎曲空間可以想像成變形的橡膠板

A可變光速可以代替通貨膨脹。

這齣現在最近的一個受歡迎的節目中,它基於以下虛假的想法:如果光在早期移動得更快,那麼所有宇宙本可以處於通信狀態!這是錯誤的原因是因為無論想像光速如何變化,人們都可以根據光錐的交叉點重新協調時空,除非這些光錐分開而不是合併,否則您將得到相同的通信悖論- -因果接觸的新區域首次因果接觸。

介子和重子由夸克構成,就像原子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

這是陰險的,因為它適用於重介子。但是,由於真空中的冷凝水,對於介子和質子以及所有低於1GeV的激發,它的真實性要差得多。沒有合理的輕便小動物模型沒有考慮到它們的金石性質。這種解釋還排除了Nambu和Skyrme,它們都被不公正地忽略了太長時間。

弦論是弦論

還沒有弦理論的知識,因為如果您開始製作相對論弦的自製模型,您將永遠不會得到像正確的弦理論那樣的東西。您幼稚地描繪的字符串將不會像曼德斯坦圖片中的字符串那樣具有特殊的光錐交互作用,並且它們也不會服從Dolen Horn Schmidt對偶。它們只是由橡皮筋將點粒子凝聚在一起。他們將擁有錯誤的頻譜,到處都是鬼魂。

唯一的正確方式是說什麼弦是馬上說出它們是S矩陣狀態,並且它們是設計為具有線性Regge軌蹟的S矩陣理論。它們具有字符串圖片,但是就像在歷史上一樣,在S通道中交換字符串與在T通道中交換字符串是雙重的約束。沒有這個,即使使用Nambu動作,您也對如何合併交互感到迷茫。除非您知道Dolan Horn Schmidt,否則交互不是按拓撲進行的。

認識到字符串交互有些整體性(使它們在光錐上局部出現,這很令人驚訝,而不是相反),這一點也很重要。您需要在擾動理論中按順序將它們按順序添加,而不是通過問通常意義上的兩個琴弦碰撞會發生什麼而來。這些“弦”是1960年代咀嚼主義誕生的奇怪新事物,它們的近親是規範理論中的通量線或魚網費曼圖,而不是由類似彈簧的力將點質量結合在一起的集合。

這也是陰險的,因為Chew,Mandelstam,Dolen,Sherk和那一代人發展了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物理理論,他們的回報是:“你被解雇了”。 (對於Scherk,“您瘋了”)。然後,他們被折磨了三十年,而他們的工作卻被新一代人所挪用,他們將他們形容為被誤導的咀嚼人,他們偶然發現了偉大的事物。

地獄,超大尺寸

在2000年,大尺寸的想法非常流行,但這是完全荒謬的。大的額外尺寸使普朗克質量下降到大約TeV,從而使中微子的通用Majorana質量在KeV-MeV範圍內,因此您需要進行微調。它們會導致本質上瞬時的質子衰減,並在強相互作用中導致巨大的CP違反,因此您需要進行更多微調。為了避免質子衰變,由於Arkani-Hamed和Schmalz提出了一種巧妙的機制,使得夸克和輕子在額外的維度上放置在不同的位置。這個想法乍一看只是吸引人的,因為它要求標準模型的SU(2)和U(1)在額外的維度上擴展,這會立即影響它們的運行。該理論明確且獨立地預測,質子衰減抑制需要在TeV附近運行巨大的電弱。這是您沒有看到100GeV碰撞提示的信號。來吧。另外,如何穩定大尺寸?和以前一樣,它的微調也是如此,因此問題的數量有所增加。

低Planck量表將完全破壞弦論的可預測性。您可以將很多東西壓縮成大尺寸。我認為,正是這種弦論理論使批評家正確地批評說,它們本質上是非預測性的。

“大地互斥”是什麼意思?我對測地線的想法是,它只是直線的概括。
@CHM: I的意思是測地線遠離中心質量曲線,從而使兩個使橡膠板變形的粒子(如大眾化所示)相互排斥,並且每個粒子在測地線上傳播。重力在橡膠板上拉動的物體的運動不是測地線。
Marek
2010-11-18 05:10:03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一種普遍的信念(我認為是由於霍金等熱門書籍),GTR可以永遠,永遠被量化,並且您總是會獲得無限和等等。好吧,它可以在許多情況下和許多理論中使用。實際上,這意味著GTR並不是天真的可重整化量子場論。但是從未明確指出該規範,因此人們會誤以為量子引力完全超出了當前物理學的範疇。好吧,驚喜,驚喜,不是。我們可以量化許多引力效應(例如波浪),我們知道黑洞具有熵,我們知道黑洞會產生霍金輻射並最終消失,等等。並且假設弦論是正確的,我們可以對其進行更多的預測。 >

談論在平坦的背景或微弱彎曲的時空中量化QFT的引力波與談論量子引力是完全不同的。
@Vagelford:肯定。我無意全面介紹有關量子引力的知識(主要是因為我無權獲得)。只是至少可以做點什麼(與人們通常的想法相反)。例如,我最近在某處讀到,沒人知道恆星是如何工作的,因為GR和核物理永遠都不能一起對待。太不可思議了吧?
好。關於恆星的說法只是愚蠢的。
Pavel Radzivilovsky
2010-12-01 15:50:14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一些體育教練會告訴您:

在跑步機上跑步比較容易,因為您只需要跳,而在大街上您也可以向前推

然後我建議按照這種思路,在火車上跑步應該是最簡單的。但是,的確,開始運行(或加速)確實更容易。或空氣阻力,除非迎風最慢。或者,隨機變化的斜率。另外,缺少空調。幾乎可以概括出兩者之間的差異。

那可能不是全部差異。當您的腳撞擊跑步機時,皮帶可能會使皮帶減速一些,然後皮帶在空中飛行時可以加快速度。因此,腳接觸時的速度可能比平均速度慢。如果嘗試關閉跑步機,您會發現握住滑軌可以用腳向後推動安全帶在跑步機上運行。從經驗上,我注意到在跑步機上,我的心率和感知的勞累力不如在相同速度的跑道上跑那麼高。
好吧,這可能取決於跑步機。由於您描述的設計缺陷,它可能會或可能不會變得輕鬆,但請回到問題的主題:伽利略轉換有效:)
在傾斜設置的跑步機上跑步比在“平坦”的跑步機上做的工作更多,但它們都有山坡模式
Carl Brannen
2011-01-28 21:46:02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作為一名指導老師,我在教授牛頓第三定律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每一個動作都會有相反而平等的反應。這是非常基礎且非常古老的物理學,但很難教授。錯誤的反作用力答案的一個典型示例​​如下:

我手裡拿著一個蘋果。地球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將蘋果拉下。對此的反作用力是什麼?

大多數人會給出的答案是,該反作用力是“我的手向上推蘋果”。哎呀!當然,反作用力是“蘋果在地上拉起”。

學生未能意識到,在同一對物體之間必須存在相反和相等的反應。即,力成對出現。我希望他們能重命名法則,以便更清楚地表明反作用力必須在同一對物體之間起作用。

我用手握著長彈簧來示範法則,告訴他們力量就像今年春天。當在一端施加力時,在另一端施加力(假定無質量彈簧)。下個季度,我將為此嘗試一些更極端的措施,顯然我失敗了。

Cem
2010-11-18 05:05:38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儘管其他答案絕對正確,但它們的出現方式卻非常微妙。但是,在電氣科學中,一個非常大的錯誤信念是,電流被認為是直流電流從+端子“流”到-端子。

儘管選擇哪種方式實際上並不重要因為您正在處理接近光速的電流,所以電子實際上是從-端移動到+端(不要誤解,電子在漂移時不會在接近光速的任何位置移動。它們以每秒厘米的速度移動。) 。因此,電流實際上從-移到+。

有趣的是,電氣科學專業領域中沒有一個靈魂會考慮從-到+的電流,因為這會導致電流與-不一致。 /她的同事。

如果電流始終作為電子從-到+流動,那麼請說明霍爾係數在許多材料(例如p型半導體)中如何為正。
抱歉,我應該說的是,我只是在考慮基本的線性RCL傳導電路。有一些反向流動的例子,但是,“虛構”電流逆向流動電子的方向流動的一般規則仍然是事實,一個公認的事實是完全任意的,如果流動,則不會發生計算錯誤被當作-到+。
我聽到的最好的解釋是,當他們拿出圖表時,他們根本不知道電子是什麼。因此,他們只是選擇了一個方向。事實證明,它們是反向的,實際上從+到-流動的是沒有電子(空穴)。
是的,那實際上就是那時發生的事情。目前,確實沒有理由更改電流的方向,因為它實際上沒有任何區別。
這並不是真正的誤解。在電池或霓虹燈中,正電荷從+流向-。然後是半導體孔。傳統的慣例就是:一種慣例。 http://amasci.com/miscon/eleca.html#frkel Forrest Mims在其入門書籍中使用了從-到+的電子電流。我認為這是有害的,但“不是靈魂”不是真的。
Pavel Radzivilovsky
2010-12-01 03:34:24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長髮變慢” 是由於生物學作用

實際上,這是純粹的數學現象。平均長度越大,每次掉落導致的減少幅度就越大。這導致了一個微分方程$$ \ frac {dL} {dt} = K-\ alpha L $$,該方程的解呈指數衰減到$$ K / \ alpha $$。

您的論點僅涉及平均頭髮長度。或換句話說,總頭髮量**。在這種情況下,確實可以確定即使給了無限長的時間,人也只能獲得有限的頭髮。但這並不需要對錶觀頭髮長度做任何事情。這是因為長發比短髮更容易看。因此,您的論點並沒有告訴我們有關頭髮表觀長度的增長速度的信息(這可以說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頭髮生長速度變慢”的意思)。
@marek究竟是相對的還是相對的,都是另一回事。但是,即使沒有這個故事,有趣的部分也正是這樣:頭髮不需要更長的時間就能以不同的速度長出頭髮。
@Pavel:,一旦您指出您所談論的只是“髮捲”以不同的速率增長,而不是任何一根頭髮的長度,我就一點也不覺得有趣。
正如您在評論中所說的那樣,@marek也適用於一般個人頭髮:)
@Pavel: *個體*頭髮顯然從來沒有*平均*,我也從未這麼說過。平均值只是對大量頭髮的集體描述,我認為這種描述對*為什麼長頭髮變得更慢?*的問題並不重要。
我不同意這一點。如果您是照鏡子的女孩,您將永遠看不到一個單一的髮型。
@Pavel:感嘆...您是否故意誤解了我的陳述?我從來沒有說過重要。只是您的平均值不考慮單根頭髮(尤其是長頭髮),並且平均值對這個問題並不重要。實際上,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長發。這個女孩無法分辨是10000個30厘米的頭髮還是5000個20厘米的頭髮和5000個40厘米的頭髮。您的平均數將是相同的,但顯然在第二種情況下,她的頭髮似乎是10厘米歌者。您的模型根本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因此它是無用的。
在我看來,它看起來像多長時間不是由少數幾隻頭髮決定的,而是由大量髮型的平均特徵決定的
@Pavel:當然可以,這就是我要說的。但是有許多這樣的特徵,您只使用了一個:平均值。這也是最粗糙,最不相關的。
@there's沒什麼暗示它是最不相關的。我認為這是相關的,實際上是最相關的。
我已經向您建議了@Pavel:為什麼無關緊要。但是看到您只是無視我的每一個異議(從未反駁過),並且您顯然認為您在這裡不可能錯了,我認為不需要進行任何進一步的討論。 *(順便說一下,下次嘗試使用@Marek。很難發現您是否另有評論)。*
@marek我已經重新閱讀了您的論點,但是我不同意。她僅憑外觀就可以分辨出5k和10k的40cm頭髮(即使確實總體積與感知沒有直接關係)
@Pavel:也許她會,也許她不會。但是(您顯然同意)這一點是,音量並不與感知直接相關。但是對長度的感知是人們在這種(假定的)誤解中談論的話題,而不是音量本身。所以這是我的反對。
JustJeff
2010-12-04 21:22:54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相信卡通宇宙規則適用於墜落物體:

這樣的陳述體現了這一點:“如果您被困在墜落的電梯中,則可以避免在最後一刻跳動而造成破壞,這樣當電梯撞上時,您就在空中,只掉到最後一兩英寸。”

如果電梯的移動速度還不是太快(因此自由落體僅用於幾步樓梯),那麼跳躍確實會有所幫助,因為您會相對於地面降低速度(當然,假設沒有屋頂)在電梯上)。當然,必須快速執行此操作,並且還必須為在0G中跳躍並非微不足道的事實做好準備:-)
我正在考慮刪除此B / C,這並不是對物理學的錯誤信念,更多是與物理學有關的城市神話
@Marek:是的,人們不了解自由落體,並假設他們“可以”在這種情況下跳傘。如果可以的話,您可以將一些啟動勢能轉移到電梯本身,但是當您可能相對於電梯“向上”移動時,相對於地面仍然“向下”移動,僅比不跳時少。
@Jeff:與勢能無關。您的肌肉中儲存了很多能量,雙腿可以充當彈簧。如果您的腿真的很結實(並且再次假設沒有電梯頂板),則可以用足夠大的力量跳起來,這樣就可以了(當然,假設您可以承受相應的跳升加速度)。順便說一句,我認為您可以將其保留在此處,這是一個很好的示例,我喜歡我們的討論。
好的,我把它留下來。因此,我想如果一個人能夠跳到H高度,那麼一個人的腿也應該能夠吸收從H高度掉落的PE。
@Jeff:很好,身體不是完全對稱的。通常,不同的肌肉在一個方向上的作用要大於另一方向(醫學術語是激動劑和拮抗肌)。但是除此之外,我想是的。
iii
2010-12-04 22:24:53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這真的讓我很煩。我什至從一些量子力學講師那裡聽說,他們認為量子糾纏比光通信快!

但這確實很微妙。雖然肯定不是交流,但應該有一個術語“僅比傳遞信息少”。您可以使用量子接合來做有用的事情,計劃更好的星際入侵,而沒有量子接合則需要比光通信更快的速度。
實際上,有一個適當的術語。這稱為“非本地性”。
好吧,那麼,如果您願意,可以這樣說。令人討厭的是,人們認為使用量子物體的非局部特徵,您可以比光更快地進行通信。 (我指的是無信號定理)
量子理論並不是非局部的(我不確定你所說的銀河系間入侵是什麼意思,@Pavel)!這可能是由於EPR悖論引起的另一種誤解。 EPR(或更確切地說是貝爾的不等式)說的是,量子理論要么是非局部的,要么是不完整的(在某種意義上沒有隱藏參數)。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它是局部的(例如,如果要說QFT,QFT必須遵守局部性),所以這些實驗實際上得出的結論是沒有隱藏的變量(即QM不僅僅是統計數據)。
@marek查找“不可能的項鍊遊戲”及其他,您可以實際使用此第二好於非本地交流功能來創建和使用的技術。
@Pavel:好的,完成。這很有趣,但它仍然只是糾纏自旋的良好舊關聯,僅此而已。稱其為非本地(或次優,或其他)是令人困惑的,而這正是人們認為超光速通信正在進行的原因。
Joe
2010-12-16 04:41:44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PI團隊是設計和實施自己的數據系統的最佳團隊,而不是招募具有IT安全,其他團隊可以重用的數據建模以及其他數據信息問題方面經驗豐富的人員。 >相關的誤解:他們的數據與其他數據非常不同,因此必須為每個新實驗從頭開始設計數據系統。

Gordon
2011-02-10 11:42:42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量子力學破壞確定性的概念。薛定inger波動方程的演化是完全確定的。測量結果是概率性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各種疊加狀態都沒有原因。這與隱藏變量理論不同。概率是確定性的。 T'Hooft對於基於QM的確定性有一些有趣的想法(與說波動方程式是確定性的東西不同)。我並不是說qm在所有意義上都是確定性的,但也不是完全不確定的。

Fakrudeen
2011-01-28 21:05:25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同時表示。由於光速如此之大,在我們的日常事務中看起來確實如此。

但這確實是不存在的(由於相對論)。 2個不同地方的2個人不能說“在同一時刻”。

adustduke
2011-01-12 05:02:45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我發現人們認為“從相同高度分別發射和落下的子彈和球不會同時落在地面上”。

...因為這是一個真實的聲明。發射的子彈的垂直速度比掉落的球要高得多。
Anixx
2011-01-12 05:31:02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一個普遍的誤解是在廣義相對論中禁止以超光速移動大型物體。這是不正確的,因為僅禁止局部超腔運動。

Johannes
2011-01-14 11:08:56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這三個誤解如何?

大爆炸理論告訴我們宇宙是從一個點開始的

自從愛因斯坦以來,我們就知道一切都是相對的

光速是一個基本常數

asmaier
2011-09-23 15:16:42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1905年提出的光速恆定性是由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的無效結果引起的。

這是錯誤的。參見

愛因斯坦主要是受到斐索(Fizeau)測量速度的實驗結果的激勵流動水中的光

我同意,愛因斯坦根本就不是邁克爾森·莫利的動力。人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邁克爾遜干涉測量法是一種基本工具,學生應該注意。但是愛因斯坦也不是真正地受到菲索的激勵-儘管這是一個無法解釋的重大實驗,說服了他增加速度是正確的。他最大的外部動力可能是龐加萊,他在1902年努力理解幀不變性,幾乎發現了相對論,但由於他開始感覺到難以置信的後果而在最後一刻拒絕了相對論。
龐加萊,如果沒有的話,您真的必須讀他。一個眾所周知的名字,但沒有他應有的名字。特別是來自高層人士。
Fingolfin
2011-10-18 10:49:10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從總體上講,這也是對科學的誤解,但我聽到許多人說:“物理(科學)已經證明……”。或“我們可以使用物理學(科學)證明這一點嗎?”誤解是科學方法可以100%地確定某些東西。當然不是這樣。實驗僅在與進行實驗相似的環境中驗證法律。誠然,我們通常可以合理地推廣我們的結果,遠遠超出特定的設置範圍,但是我們只能確定地確定和測試法律。

jjcale
2012-05-15 03:05:13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溫室效應(不是大氣效應):

一個常見的誤解是,這種效應的原因是,陽光進入並轉化為不能散發出來的紅外輻射。

但是主要原因是缺乏空氣交換(請參見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eenhouse_effect中的“真正的溫室”一節)。 / p>

在那兒花了我一秒鐘,但是你同意了。但是,這種措辭是一個掛斷。您使用術語“溫室效應”來指代普通(人造)溫室。我們已經習慣了氣候科學中使用的術語,對我來說似乎有點陌生。
Vagelford
2010-11-19 17:53:15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一個常見的誤解是在雙縫實驗中,電子或光子同時穿過兩個縫並相互干擾。

沒有任何事情發生過,而且這個想法並非來自量子力學。在特定實驗的背景下問這個問題(粒子從哪條狹縫通過?)只是毫無意義的,而說它同時經歷了這兩個問題就更沒有意義了。如果您設置了一個提出問題的實驗,則粒子總是從一個或另一個狹縫中通過,並且一次拍攝一個粒子的情況下,您總是會在屏幕上一擊而不會干擾粒子的某些部分

我認為誤解的根源是量子力學的波動函數描述的波動類比,在該波動描述中,必須有一個波從兩個狹縫中通過,以便在另一側產生干擾。當然,該圖像並不表示粒子從兩個縫隙中穿過,而是僅說明兩個獨立事件的波函數之間存在干擾,這轉化為在特定點上找到粒子的概率分佈。屏幕。這是博恩的解釋的陳述,最近已經通過三分縫實驗進行了測試。

在這一點上,人們可能會問:“好吧,我是為電子而買的,但是在日常經驗中,光的行為就像波一樣。在那種情況下會發生什麼?”,答案是,只有當光子通量大並且可以進行連續場近似時,光的行為才像波。然後,波狀性質對於光子和電子都變得明顯。

更新: 有關量子力學的非常有趣的視頻

Update2 QM在您的臉上

Update3:費曼物理學講座第3卷:從晶體(中子)。

... 讓我們回顧一下該實驗的物理原理。如果原則上可以區分其他最終狀態(即使您不必費心這樣做),則可以通過計算每種狀態(而不是振幅)的概率,然後將它們相加來獲得最終總概率。如果即使在原則上也無法區分最終狀態,則必須在求出絕對平方​​以求出實際概率之前對概率振幅進行求和。您應該特別注意的是,如果試圖僅通過波來表示中子,則向下旋轉中子的散射與向上旋轉中子的散射將具有相同的分佈。您將不得不說,“波”將來自所有不同的原子,並且會像振幅相同的向上旋轉的原子一樣產生干擾。但是我們知道這不是它的工作方式。 因此,正如我們之前所說,我們必須注意不要將太多的現實歸因於太空中的波浪。它們對於某些問題很有用,但並非對所有問題都有用。

其實你說的不對。首先,電子會同時穿過兩個縫隙(如果您想說相反的話,這更多是關於味道或解釋,即“以錯誤的信念進行戰鬥”)。其次,儘管單個光子的屬性很有趣,但我不會說它的行為不像波浪(它肯定具有許多類似波浪的屬性)。
好的,這聽起來像是“不,不是”的論點。 QM為您提供了一個框架,其中粒子的運動方程(例如Schrödinger方程)是具有“波狀”特性的方程,因此,您可以獲得波狀的干涉行為。 QM沒有說粒子“實際”做什麼。為了查看粒子的作用,您必須執行測量。任何其他事情都屬於“ QM解釋”領域,其中存在多種解釋,並且其中有些解釋有些愚蠢。
很奇怪的答案。實際上,您是否認為電子同時穿過兩個縫隙僅取決於解釋。因此,這完全不是一個誤解。實際上,對我來說最吸引人的解釋(費曼的路徑積分)告訴您,電子通過*所有路徑*傳播,並且它們對於確定最終振幅同樣重要。特別地,穿過左右狹縫的路徑相互干擾。
在我看來,您似乎正在嘗試提出古老的先入為主的觀念(就像愛因斯坦所設想的那樣),即量子效應在使*許多*電子通過狹縫後就像統計一樣出現。好吧,顯然不是這樣。每個單個電子都會機械地表現量子,並在所有路徑中傳播(在路徑積分視圖中),或者是通過兩個縫隙的波(在薛定inger視圖中)。
我看不出您從我所寫的內容中得出什麼結論。量子效應當然從一開始就存在,但它們存在於運動方程中。我的觀點是,QM並未聲明“它同時經歷了兩個縫隙”。我也不認為費曼會同意路徑積分法意味著粒子遵循所有路徑。它僅指出每條路徑都有一個概率,而一個粒子實際上僅跟隨一個。最後,正是許多粒子的作用才使您獲得乾涉圖像。您無法推斷一個粒子的干擾。
@Vagelford:我很確定費曼會同意我的看法。關於我的結論,您只是自己說了一下:“最後,是許多粒子的作用才給您干涉圖像”。這實質上是愛因斯坦對質量管理的古老觀點。如果您假設粒子僅經過一個狹縫並且干擾只是統計,那麼顯然將需要某種隱藏參數理論。但是我們知道,貝爾不等式並不存在這種情況。或者,也許您是在說我們不允許詢問路徑。但這僅僅是對質量管理的解釋。
您正在閱讀的不是我在說的東西。我並不是說乾擾是統計信息,我不是在談論隱藏變量。我是說,如果我們詢問路徑(設置實驗),那麼我們會看到一條路徑。如果我們不問,那麼薛定ding方程並不表示它經歷了那個,另一個或兩個。 QM行為在動力學(運動方程)中,而不是運動學(路徑)中。實際上,描述是通過波動函數進行的,即使方程式是完全確定性的,您也只能通過波動函數獲得事件的概率。
@Vagelford:好的,我想我現在已經了解您了。但是,您只是在討論質量管理的解釋,而不是實際的物理學。當然,如果您不測量任何東西,就很難問會發生什麼(有些解釋甚至告訴您*您不可以問*)。但是,您可以選擇一種解釋方式,即使您不進行測量,只要它與測量結果保持一致,就可以說出一些話。這稱為“一致歷史記錄”解釋。
是的,但這就是重點。說它同時經歷了兩者,它屬於解釋而不是“實際物理學”。混淆這兩者是一個危險和危險的想法,特別是因為沒有首選的解釋。
@Vagelford:很好,是的。但是我不會誤解。只要使用正確的解釋,這個想法就可以“正確”。因此,無論您是否認為電子都穿過兩個縫隙都沒有關係。沒錯。因此,我認為您的答案(儘管它有指出危險的優點)並不真正屬於這裡。
但這是一個誤解。當某項不在QM中時,您稱什麼為在QM中發生某事的主張呢?
@Vagelford:它是在對QM進行某種解釋的情況下發生的,如果解釋本身是一致的,則可以放心地說,它確實確實在QM中發生了。沒有人能證明你錯了。但這更像是哲學。
很抱歉突然介入,但是QM並沒有告訴我們有關電子路徑的任何信息。質量管理告訴我們的唯一客觀,可衡量和可持續的事情是測量的結果。即電子將以某種模式撞擊屏幕。其餘都是(非物理的)解釋和主觀的。
好吧,這就是我的意思。
@Sklivvz:,但您自己在暗中使用一種這樣的解釋。就是說,告訴您除了測量之外的任何事情都是不自然的。您已任意選擇將測量作為物理基礎(似乎您甚至沒有意識到)。關鍵是,我可以採取另一種解釋,一種解釋是告訴我電子去向何處,它也可以完美地再現所有測量結果,因此它沒有問題。它和您的解釋一樣有效(和物理上);-)
@Marek:我不認為說QM並沒有說另一件事是一種解釋。另一方面,如果您選擇說粒子同時穿過兩個縫隙,那麼您會選擇許多解釋中的一個或多個而沒有物理依據,因為沒有首選的解釋。而且,在某些問題上,各種解釋中的某些觀點有衝突。那麼,為什麼要互相反對呢?
@Marek:不是我的解釋,它僅僅是對實驗記錄的描述。因此,任何解釋都必須與我的描述(以及實驗)一致。我的觀點是,鑑於這一必要條件,所有解釋在物理上都是暫時無法證明的,因此完全是主觀的。除非您有一個可以證明的解釋並且可以通過實驗實際證明,否則它不是物理學。這是認識論。
@Vagelford:我認為這是一種解釋。因此,您自己選擇了一種解釋(一種不允許您提出的解釋)。那麼,為什麼您要在其他所有選項中更喜歡這個?我並不是說這是一個問題,只是它是任意的。正如您所說,對於實際物理學來說,這並不重要。所以我不太確定為什麼我們仍在討論這個問題。
即使您否認@Sklivvz:,您仍在做一些解釋。質量管理本身只是一個數學理論。將其與物理解釋聯繫起來是絕對必要的。例如,您認為測量是什麼?考慮一下,您很快就會發現自己正在使用某種解釋或其他解釋(儘管只是隱式的)。
@Marek,我不知道/不在乎什麼是測量值,但顯然我知道實驗的結果是什麼。例如,它可以是膠卷,具有一些顆粒留下的特殊圖案。在我看來,這就是需要解釋的內容,這就是QM所做的。 QM主要是在術語方面存在問題,因為通常它會通過相似性從古典世界中藉用概念。但是,人們可以簡單地將其視為一種數學算法。如果不止如此,那麼應該只有一個有效的解釋,可以通過實驗證明。
@Sklivvz:我看到您不在乎,但忽略一個問題並不會使它消失;-)如果您想對世界進行完整的正確描述,則還必須通過QM描述您的設備。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在量子宇宙學中)不可能將其分開。這就是為什麼人們開始提出有關測量和解釋的問題的原因,並發現隱藏在其中的非平凡問題和新的數學理論(例如退相干和一致的歷史)應運而生。當然,對於基本計算,您可以忽略它,但是至少應該知道您是無知的;-)
認真對待@Marek,-我了解度量問題和質量管理的不同解釋。問題的關鍵是:據我所知,任何解釋都是有效的。換句話說,當前的解釋是不可偽造的,因此,它們也不科學。
@Sklivvz:不正確。在質量管理優於經典力學的意義上,某些解釋優於其他解釋。例如。哥本哈根並沒有告訴您有關測量的任何信息,但是其他解釋卻告訴了您(並且它們還告訴您為什麼哥本哈根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起作用)。並且說解釋不科學是完全錯誤的。您可以肯定地提出與觀察結果不一致的質量管理解釋,這種解釋會被證偽。無論如何,您**都需要使用QM的解釋(即使只是您自己的*閉嘴和計算*方法)。
@Marek,我看到您和我一樣喜歡爭論。我相信我們只是不同意構成解釋的內容。我不認為我是一種解釋,但您可以。用我的定義我是正確的,而用你的定義你是正確的。因此,我們同意不同意:-)
@Sklivvz,好,我不喜歡爭論,但出於某種原因,我總是傾向於陷入爭論之中:-)好的,我們可以同意不同意。但是,您知道的,這是[我對質量管理的解釋的定義](http://en.wikipedia.org/wiki/Interpretations_of_quantum_mechanics),這很標準。如果您在談論其他問題,則應讓人們知道,不要將其與非標準術語混淆;-)
@Marek,我指的是相同的...,但不想重新啟動該參數(<-意圖很好):-)
@Sklivvz,可以吧:-)無論如何,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Vagelford的回答不好。這只是關於(解釋的)解釋:-)
@Marek,我同意。
我應該說,我也認為解釋是維基百科文章中所描述的。我認為我的回答恰好在QM和解釋之間做出了區分,並從根本上指出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在QM的教學中存在一種優先風格,可以促進一種或某些解釋。我沒有理由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而且我認為我不是唯一的人,正如人們在視頻中看到的那樣。
一般來講,量子力學的教學或交流。
-1
馬雷克,我們顯然同意這一點。
好的,@Vagelford,。順便說一句,如果您確實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使得您清楚地在談論純質量管理和解釋之間的區別,那麼我將給您一個贊成票。但是就目前而言,這確實令人困惑(至少對我來說;而且我認為對於不了解解釋的人來說,情況甚至更是如此)。
dan_waterworth
2010-12-15 13:19:43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這是一個錯誤的信念。物理老師說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因為物理老師永遠不會誤導您有多少種物質狀態或機翼如何產生升力。

Erich Wang
2011-01-14 03:52:41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這如何-奇偶校驗是最基本的對稱性之一(不是)。

我知道顯示奇偶校驗違規的實驗。但是,我想我仍然不了解以下內容,旋轉對稱是基本的。奇偶校驗只是旋轉180度。因此,如果我們說所有旋轉對稱性都是基底金屬,那麼為什麼一個子集(以非常特定的角度-180度旋轉)不是基本的呢?那不是自相矛盾嗎?

僅在二維上就是這種情況。在3D空間中,奇偶校驗變換不等同於任何旋轉。
二維奇偶校驗中的@David:是通過反射1個軸(而不是兩個軸)在任何偶數維度上都相同來定義的。
@Ron:是的,我猜錯了。
Diego
2011-02-27 10:16:45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我強烈建議您閱讀H. Nikolic撰寫的文章“量子力學:神話與事實”。 http://arxiv.org/abs/quant-ph/0609163

一些話題包括波粒對偶,時間能量不確定性關係和基本隨機性。

AdamRedwine
2011-08-25 17:28:05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誤解-不確定性原則是關於“我們”進行測量的能力的說明。

糾正-不確定性原則是粒子本身和粒子性質的結果。指任何“進行相關測量”的能力。不能確定不能兼容的可觀測物的同時值的不僅僅是我們,上帝也不能。

關鍵是,如果我們無法測量它,那麼它就不存在。這兩個是同義詞。這是重要的哲學立場。
我認為從聲明中刪除“我們”很重要。 “如果無法測量,就不存在”離這一點更近了。
你是對的。
Siyuan Ren
2011-08-26 13:36:24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地球圍繞太陽旋轉。說太陽繞地球旋轉是錯誤的。

事實:運動是相對的。說太陽繞地球旋轉是沒有錯的。前者之所以經常被提及是因為太陽(或更準確地說是重心)是一個更好的慣性框架,其他行星也繞著太陽以近圓旋轉,但繞地球卻以奇異的方式旋轉。

在真空中行進的速度比光速還快,可以回到過去。

事實:無需任何解釋。

在以地球為中心的幀中,來自遙遠恆星的光每年還會繞地球旋轉一次,因為所有遙遠的恆星以及光也在搖擺。這是宇宙學的廢話框架,但從原理上講,並且僅在原則上,它是有效的。
kiss my armpit
2012-06-27 11:10:19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The misconception: Naive people consider an object will float if it is placed in a vacuum container regardless of the existence of gravity.

The correct fact: The absence of gravity makes the object float.

James Cooper
2012-09-01 09:19:22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憤世嫉俗的物理學家普遍認為,問“為什麼有什麼而不是沒有什麼”並沒有物理意義。是否存在一個必然的,自洽的,自我參照的數學法則來強制宇宙的存在是一個真實而合法的問題,統一的理論將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數論,素數,無窮大等方面的研究也參與其中。
Marty Green
2011-06-08 09:42:42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我知道這是一個老問題,但是將這個問題傳遞出去實在太有趣了。有很多錯誤觀念的例子,但是對於物理學的中心地位及其錯誤和誤導的程度,很難找到比玻爾原子更好的例子。當它問世時,憑藉其革命性的觀點和驚人的成功,它使物理學世界激動。但是十一年後,它變得完全過時了。然而,在短時間內,它抓住了物理學界和公眾的想像力,直到今天,它仍然保留在幾乎所有人心中的原子的標誌性圖片。

此模型的誤導性影響非常深遠。可以從“量子躍遷”的想法開始,這種想法使波函數崩潰,從而使多個宇宙等等。但是,玻爾原子最持久的保留可能是這樣的觀念,即電磁學的一般定律必須在原子水平上懸掛,否則原子將變得不穩定。當然,在現代量子力學中,沒有什麼是真的,至少對於氫原子而言是不正確的。 Schroedinger方程的最大勝利是表明可以隨時間追踪電荷的運動,並且穩定的原子構型恰好是沒有加速電荷分佈的構型。這是薛定inger溶液對氫原子的直接和明顯的後果。

我要說的是,QM中的穩定配置不僅僅是沒有加速電荷的配置,這是不對的。我會進一步指出,在電荷確實加速的情況下,運動的動能轉化為電磁能的速率與通過應用麥克斯韋方程式以常規方式計算出的速率完全一致。因此,例如,在黑體輻射器的情況下,如果僅吸收振動的原子,說明電荷的加速運動,並應用經典天線理論,您將獲得正確的黑體頻譜。

-1:不,這是不正確的。玻爾模型的量子躍遷比1926年薛定inger的描述更為精確,因為波函數不能成為經典場,因為對於兩個電子,其波維為6維。對於更多的粒子,您將獲得許多去相干的世界,並且波函數會崩潰,並且所有溶液(包括氫的基態)中的電荷都在加速。
我很難理解您要告訴我什麼。用哪種解釋在氫的基態中加速電荷?更重要的是,當您說“這是不正確的”時,我想知道您能否確定我所說的一個具體錯誤?
量子粒子的加速度由運算符$ dp \相對於dt $給出,如果粒子在平面波中,則該加速度僅為零。氫基態正在加速。您所說的一切都是錯誤的,因此很難找到一個錯誤。
哦,快點氫原子的基態沒有加速電荷,每個人都知道。
誰知道,每個人都知道相反。
Sklivvz
2010-12-15 05:56:45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這是嘲弄的!

一個噴嘴朝下的排空罐實際上會承受力!

(請參見 http:// arxiv .org / pdf / physics / 0312087v3

:-)

Lagerbaer
2010-12-01 07:17:06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事物不能無所不能

是的,它可以:在量子場論中,真空不為空

在QFT中,真空肯定不是“什麼都沒有”(它恰好是被某些操作員消滅的狀態向量),因此與您提出的誤解無關。
觀看勞倫斯·克勞斯(Lawrence Krauss)的《虛無宇宙》。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ImvlS8PLIo
我沒有時間看。如果有重點,那就告訴我。無論如何,*在某種理論中*什麼都不具有精確的數學意義(然後肯定不是什麼),或者僅僅是哲學概念(因此沒有物理學意義)。無論哪種方式,您的回答都不好。


該問答將自動從英語翻譯而來。原始內容可在stackexchange上找到,我們感謝它分發的cc by-sa 2.0許可。
Loading...